对信息的定义多种多样。人们从哲学、信息论、控制论和社会学等各个角度对信息进行了定义。从哲学的角 度来看,信息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本质属性。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发出一定的信号,这些能够被其他事物感知的能表征该事物的特征的内容即为该事物向其他事物所传递的信息。更为明确的定义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 形态或运动状态,也是事物的一种普遍属性,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包含的含义,可以使得消息中描述的不确定性减少。可以把信息简单的定义为:信息就是经过加工的数据或者消息,信息是对决策者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安全同信息本身的定义一样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精确地加以定义。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对信息安全的定义主要分为两大类:从安全内容进行定义和从安全属性进行定义。从安全内容上的信息安全定义是与保护相关的概念,其目的是保护组织的资产,包括:管理实践、物理安全、人员安全、主机安全、网络安全、通信安全和操作安全等;从安全属性进行定义强调了信息安全的目的。例如:ISO/IEC27002 中定义信息安全为: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另外也可包括如真实性、可核查性、不可否认性和可靠性等。从以上两方面对信息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信息安全的目标是保证信息的一系列安全属性,从而达到对组织业务盈利能力的支撑作用;这个目标的通过一系列控制措施来实现的,这些措施包括信息安全相关的各个方面:信息的产生、信息处理、信息管理者等等。
企业信息是指产生于企业内部或者企业外部、企业可能得到和利用的与企业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按信息的来源分,可分为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
内部信息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各种信息,它是反映企业目前的基本状况和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内部信息主要包括:生产信息、营销信息、财务信息、技术信息和人才信息等。外部信息是指产生于企业外部但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外部信息是在企业经营决策时作为分析企业外部条件的重要依据。 企业外部信息主要包括:宏观社会经济信息、企业所需的资源分布、科学技术发展信息与生产信息和市场信息。
企业信息安全主要指向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大量调查表明:80%的信息泄露来自企业内部。我国著名信息安全专家沈昌祥先生说:“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安全的最大问题是安全威胁的假设错误!我们总是假设会受到来自外部的攻击,而事实上80%的信息泄露是由内部或内外勾结造成的。”内外部信息安全环境相互影响的,企业信息系统自身的不足和漏洞为破坏提供了机会,外部的攻击往往都是利用了企业内部的漏洞。
安全的本质是特定主体的利益不受侵害,因此,企业信息安全的本质是企业的信息利益不受侵害。无论企业 对企业内外的信息采用何种共享、处理和存储方式,都需要对敏感信息加以保护,不仅要保证可靠的、有效的信息处理和传输过程,而且要求重要信息是机密的、完整的和真实的。为达到这样的目标,组织必须采取一系列信息安全措施才能够使信息避免一系列威胁,保障业务的连续性,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保持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关注卓越空间
关注卓越微博
关注卓越微信